分类列表
危险房屋鉴定
  • 危险房屋鉴定
  • 在线询价
    详细内容

    一、适用范围

    强制鉴定场景

    房屋出现墙体开裂、地基沉降、梁柱倾斜等明显安全隐患

    灾后(地震、火灾、洪水)或事故后的应急评估

    经营性场所(旅馆、商场、学校)许可证申领前的安全审查

    主动排查场景

    房龄超过30年且未进行过系统性检测的老旧建筑

    拟进行加建、改造或改变用途的房屋

    二、鉴定依据

    类别         核心标准

    国家标准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《危险房屋鉴定标准》JGJ 125、《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》GB 50292

    地方规范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各地《危险房屋管理办法》(如郑州、合肥、株洲等地特殊流程要求)

    技术规范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《建筑抗震鉴定标准》GB 50023、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》GB 50007

    三、鉴定内容与流程

    1. 基础信息调查

    历史档案:核查设计图纸、施工记录、既往维修/改造资料(如有)

    现状调查:房屋结构类型(砖混/框架/钢结构)、使用功能变更、荷载分布

    2. 现场检测项目

    检测类别         关键检测项

    地基基础         沉降量测量(经纬仪)、土体位移检测、地下水位及腐蚀性分析

    承重结构         //墙裂缝宽度(裂缝测宽仪)、混凝土强度(回弹仪)、钢筋锈蚀(电化学检测)

    抗震性能         结构整体性评估(节点连接、圈梁构造柱完整性)、抗震承载力验算

    围护系统         非承重墙体倾斜度、屋面防水层破损、门窗连接松动检测

    3. 危险等级划分

    A级:结构安全,无危险点(可正常使用)

    B级:个别构件存在风险,不影响整体安全(需局部维修)

    C级:部分承重结构失效,构成局部危房(需加固或停用)

    D级:整体结构失稳,需立即拆除(上报政府部门备案)

    4. 鉴定报告要求

    内容要素:危险构件位置照片、验算数据、处理建议、法律效力签章(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+岩土工程师)

    备案流程:报告需同步提交至属地住建部门及街道办(如合肥要求3日内备案)

    四、后续处理建议

    观察使用(B级)

      限制荷载(如商铺禁止堆放重物)、定期监测裂缝扩展情况

    加固维修(C级)

      碳纤维布加固梁柱、增设钢构支撑、基础注浆补强

    紧急处置(D级)

            24小时内设置警戒线并上报,启动强制拆除程序

    法律衔接

        报告可作为保险理赔、行政处罚抗辩依据(需附带CMA/CNAS认证)

    五、服务优势

    技术融合:采用三维激光扫描+有限元分析(PKPM/SAP2000)精准建模

    合规保障:严格遵循《危险房屋鉴定标准》JGJ 125的评级规则,并适配地方特殊要求(如株洲市需15日内响应)

    全周期管理:提供加固设计对接、施工质量验收及长期监测服务

     


    上一篇:农村房屋鉴定
    下一篇:经营场所安全鉴定

    分享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