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适用范围
基础场景
一、二层农村自建房的安全性鉴定,包括危房等级评定(C/D级)及防灾措施评估
三层及以上房屋参照《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》(GB 50292)执行
强制鉴定场景
经营性自建房(民宿、商铺)许可证申领前
灾后(地震、洪水、火灾)应急评估
房龄超过30年或存在明显损伤(裂缝、倾斜)的房屋
主动排查场景
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审批前
房屋交易、抵押贷款或公积金申请时的安全评估
二、鉴定依据
类别 核心标准规范
国家标准 《农村住房安全性鉴定技术则》、《危险房屋鉴定标准》(JGJ 125)
地方规范 《湖南省农村危房改造技术则》、《长沙市经营性自建房安全理规定》
技术规范 《建筑抗震鉴定标准》(GB 50023)、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》(GB 50007)
三、鉴定内容与流程
1. 场地安全性鉴定
地质灾害评估:核查是否处于滑坡、泥石流、采空区等危险区域
周边环境风险:检查洪水主流区、山体塌方隐患、地下水位异常等
2. 房屋组成部分危险程度鉴定
检测项 技术方法
地基基础 沉降测量(经纬仪)、土体位移检测、地下水位分析
承重结构 墙体裂缝宽度(裂缝测宽仪)、梁柱倾斜度(激光测距仪)、木构架节点松动检测
围护结构 屋面防水层破损检测、非承重墙倾斜评估
材料性能 混凝土强度(回弹仪)、砖砌体砂浆强度(贯入法)、木材腐蚀检测
3. 房屋整体危险等级评定
A级:无危险点,结构安全
B级:个别非承重构件存在风险,不影响主体安全
C级:部分承重结构失效,构成局部危房(需加固)
D级:整体结构失稳,需立即拆除并上报政府部门
4. 防灾措施鉴定
消防设施:灭火器配置、疏散通道宽度≥1.4米
抗震构造:圈梁/构造柱完整性、墙体拉结筋检测
5. 鉴定流程
预审阶段:收集房屋图纸、产权证明、历史维修记录
两阶段鉴定:
第一阶段:场地风险判定(直接判定D级或进入第二阶段)
第二阶段:房屋结构检测与评级
报告出具:7个工作日内交付含现场照片、处理建议的CMA认证报告
四、后续处理建议
C级危房:碳纤维加固承重墙、注浆修复地基
D级危房:24小时内设置警戒线,同步上报住建局及街道办
争议仲裁:委托省级住建部门备案机构进行复核鉴定
五、服务优势
政策合规:严格遵循《长沙市农村房屋安全管理法》备案流程
技术适配:针对湖南多雨、丘陵地质特点,强化地基沉降及木结构防潮检测
快速响应:支持“灾后48小时应急鉴定+3日报告”加急服务